中大前校长金耀基上月在中大祖尧堂,出席其着作《大学之理念》(扩大版)的新书发布会。编按:上周五刊载的文章,提到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发布了新书《大学之理念》(扩大版)。书籍问到一个重点,「作为建构中国现代文明的知识基地,大学如何避免『没有灵魂的卓越』?」在发布会上,金耀基亦以哈佛大学和中大作为对照,言谈之间表达出他对中大「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的肯定。适逢中大下月将会换校长,「大学之理念」更值得细味。特约记者:冼丽婷摄影:张志华1970 年开始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前校长金耀基,1975 年往英国剑桥大学当访问学者。在剑桥图书馆看百年来「大学之为大学」等为数不多的论述,是为动念书写《大学之理念》之始。他在 1983 年于台湾出版《大学之理念》,综论世界不同大学之源流、制度、角色、功能及理念,四十一年后的今天,香港政治情况已经改变,金耀基留居香港明年就五十五年了,作为中大前校长、退休社会学者及政论者,这位「中大人」经历改朝换代的变化,国际视野下的大学之理念不变,只是,实行理念的环境已变。政治,是不能取悦所有人的。在学术上,金耀基仍然肯说真心话,包括为中大开拓通识教育的人与理念说话。作为有系统地研究过国际大学制度与功能的前校长,从叩问「何谓大学」开始,半世纪过去,金耀基当然看到科学创新研究与人文价值是没有矛盾的,他对今天中大的建议是:除了应继续推动科研力量,也要保持中大重视研究与教学的传统。对于以「唯一候选人」背景快将出任中大校长的卢煜明,在中大教育发展操作上,例如资源分配,金耀基很撇脱对记者说过:「很简单,不能投放科学很大,投放人文太少。」他既希望卢煜明继续发展个人科研工作,也认为「準新校长」既是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不受英国古老学府的人文气质影响,希望他做到「科学与人文都重视」。金耀基希望卢煜明(图右)成为校长后,做到「科学与人文都重视」。金耀基在新书《大学之理念》序中提到,十九世纪以前,传统大学所讲的知识,都是「人文」範畴;十九世纪以后,转变为社会学者贝拉(Robert Bellah)所说「知识的科学範式」(scientific paradigm of knowledge)。在科学主义(scientism)下,科学与知识之间划上了等号。书中论大学之「功用」,提到科学与人文价值教育之失衡,在美国以至中国的大学都发生。「在科学知识的文化範典(範式)下,价值系统及观念被视为不是「知识」,于是伦理教育或价值教育在大学知识庙堂中的位置也就不确定了。(p. 202)」如果说价值、伦理教育被边缘化是一种预警,回看 11 月 11 日新书发布讲座上,金耀基引 Harry Lewis 的着作《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失去灵魂的卓越:一间伟大学府怎么会忘了教育》)指出,作者所指大学失去灵魂的重点是:哈佛在研究方面很卓越,但是教育出了问题。其中一个重点,是关于缺乏道德伦理的「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 他(Lewis)那个时候发现学生缺少道德教育及伦理方面教育,认为大学已经忘了他的天职是应该告诉学生 what is right, what is wrong,其他不讲。This is what he said,不是我讲的。」讨论与真理,在金耀基认为,要看出两者的不同。「现在讨论事情,很多时候都变成相对,甚么都是 relative,相对主义是个大问题,相对主义本身是美丽的事情,但过了头就是非常危险。」也就是 Lewis 批评哈佛大学教育所说:「大学已失去,诚然,已自愿地放弃,它铸造学生灵魂的道德权威。」Harry Lewis 在他的着作认为,研究重要,但不可以缺少「价值教育」。若把「大学之理念」放到中大,金耀基认为中大一直着重价值、伦理教育,已故首任校长李卓敏在创校之时,在专业教育以外,已全面推展通识教育。金耀基在讲座上说:「中文大学,在这方面其实做得很不错,在 value education(价值教育),道德教育,我们学校更注意,重点在于我们的通识教育。大家最近这几年来,尤其 2019 年以后,香港出现对通识教育有一个很混淆的看法,好像通识教育是产生某种坏的事情的一个原因。」以教育观点为通识教育说话,点出问题不在中大,而在中大以外。现年八十九岁的金耀基,大度、有看法而不囿于政见,以心之所真为善。作为前校长,对通识教育学者所作的努力,给予欣赏及肯定。这正是他替中大哲学系前系主任、大学通识教育前主任张灿辉着作《为人之学:人文、哲学与通识教育》(2021 年)写八千字序的原因,肯定在中大读书、教书、退休的张灿辉在通识教育的贡献。可是,张灿辉已成暂时「不会回港」的退休教授。几年前写序之时,身边不是没有人向金耀基说话提醒,但他不管,他曾向记者说:「有些问题,我不理,我帮他写。我不是冲冲冲的人,但我觉得他做得不错的,要承认,他的《为人之学》 我就是要写(序),我觉得他的确是做得好。」继续阅读金耀基认为,中大的通识教育做得不错,但他同时观察到在 2019 年以后,香港社会有看法认为通识教育是产生「某种坏事情」的原因。序中,金耀基以通识教育作为人文教育,把它跟研究型大学的关係,一环扣一环的解说,也是他的一种「大学之理念」。中大已故终身校董、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前校长 Clark Kerr 提出,现代大学已成为「知识工业」(knowledge industry)重镇 ,令金耀基印象深刻。大学教育也由此偏离人文,出现人文失位的现象,令人叩问:为甚么大学教必须有「人文教育」?甚么才是「人文教育」?这就要回到大学的本质与理念。美国研究型大学重视研究与创新知识的同时,在二十世纪也倡导了「通识教育」,金耀基认为,Lewis 对哈佛大学教育「没有灵魂」的指责,正是对哈佛通识教育的批评。至于「怎样的通识教育才能赋予大学教育一个灵魂?」回归至中大而论,他认为张灿辉在人文学科的基本理念,就是「人的理想及人文教育的理想」,以此纠正「人文失序」的情况,并以人文学科定位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也把它看作是大学教育之「灵魂」,而通识教育,正是人文学科的延续。金耀基形容张灿辉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中大独家的,是学术与教育的工程。他对记者说,中国传统大学教育,讲求止于至善至美,不讲「真」(truth),「西方大学讲『真』,科学于大学 dominate(垄断)了;中国研究型大学也因科学脱离了过去大学止于至善,所以 valuation education(价值教育)好重要,而香港没有一间大学不说通识教育,我一直关心中大通识教育,中大在通识教育是办得最好的之一。」金耀基以八十九岁之龄再版《大学之理念》,中间走过的社会变化,尽在不言。此书非学术研究,而是他的个人看法,「比如我讲到大学要追求 excellence ,大学也应该要 demonstrates world spirit,那些都是我的看法、见解,所以这本书,有点价值,一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没有一本书,真正论说大学,除了蔡元培最早讲了很多之外,其他都是零零碎碎,没有一个真正了解大学是怎么样。」或许,今天重弹「大学理念」的时效性是,从科学家「新校长」卢煜明再思「科学与人文」之道。「要把教育和追求研究卓越配合在一起,大学是要有想法的,我想 Dennis (卢煜明)很清楚。」金耀基在讲座上如是说。《大学之理念》由 1983 年初出版,到今年「扩大版」的发布,已经走过 40 年,理念放在新的社会时空里,也有着不同意义。相关报道:独家|金耀基开腔撑卢煜明为中大校长最佳人选 「希望他不要放弃科研」【冼丽婷昔日文章】预警大学不要失去灵魂? 中大前校长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平衡科学与人文之道圣诞树下的 Christmas Carol我听过琼瑶骟然温暖的声音:「人从没有中来,再回到没有中去」「香河」越南餐厅证45年盛衰 老闆女结业:「我曾想跟香港有个好结局」金耀基开腔撑卢煜明为中大校长最佳人选 「希望他不要放弃科研」卢煜明专访(四):香港科研黄金时间 VS 年轻人去留 「我们这裏做科研好自由」卢煜明专访(三):谈专利运作「意念很容易被人偷走」 渴求懂科学懂商业人才当 CEO卢煜明专访(二): 科研致富 维港景色成私人记忆珍品卢煜明专访(一): 太太患认知障碍多年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 “sad”:「慢慢茁壮,又慢慢变弱」卢煜明盛传出任中大校长 太太七年前患认知障碍症:「我跟高锟是个对调。」记者教写作(下) 仓鼠同学的万年孤寂记者教写作(上) 从《小王子》的眼泪说到逃避 ISIS人在狗在 桃花王与大耳仔的慈悲大美督忘忧麵包店的五味念力殿堂摄记陈桥 与「徒弟」Emily 在中环茶餐厅【资深人物访问记者 冼丽婷】在 slasher 新世代,冼丽婷是香港记者 / 作家 / 人物写作导师 / home baker。咀嚼人要时间,写字要时间,等天然酵母开心要时间,用百分之二百真诚,等待深刻的味道,这是她做人、造麵包的乐趣。在 Patreon 建立专页「WriteHouse 写字为家 冼丽婷」一年,因为会员支持,让她能继续访问、看书。读张爱玲、马奎斯、米兰昆德拉写世情;见人写人,声演说人,凭文学的直觉与多年新闻人的训练和价值观,无论时代怎变,坚持写真实故事。WriteHouse 不变,天下人字裏相逢。见字,如家。订阅 Patreon 专页「WriteHouse 写字为家 冼丽婷」冼丽婷,毕业于香港树仁大学新闻系;其后于香港大学修读比较文学学士及硕士;着有《见字如见人》。冼丽婷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