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都青羊经开区蹚出产城共兴之路

“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我们见证了产业的崛起、城市的蝶变。青羊经开区一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蹚出了一条从‘以产带城’到‘产城融合’再到‘产城共兴’的路子。”1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未来产业园区与城市IP进化思享会”(以下简称思享会)在成都市青羊区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航空国创中心)举行,成都青羊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烨在题为“放大特色产业优势,推动现代化产业园区‘腾飞’”的主旨演讲中,展示了青羊经开区的发展亮点及未来蓝图。

航空国创中心 图片来源:青羊航空新城

成都航空航天产业的“半壁江山”

自秦张仪筑少城,成都2300年建城史始于青羊。随着近年来“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建设,青羊区已经发展成一片高端生产要素与丰厚历史底蕴交相辉映的成都中心城区。

其中,三环外的42平方公里土地,被称为“青羊航空新城”,正聚焦航空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高地。

这片区域在全国都极具显示度。它是全国同时拥有主机所、主机厂的五大航空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防务整机研发制造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也是四川成都发展航空产业的主阵地。2023年青羊航空新城的航空产业营收达到816亿元,同比增长7.4%,撑起了成都航空航天产业的“半壁江山”。

继续聚焦,青羊航空新城内有一个省级经开区——四川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下称青羊经开区),它是航空航天产业的主战场。

今年10月,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青羊第一时间响应,精心规划了片区发展。

张烨介绍,站在新的建设起点上,青羊经开区聚焦航空研发、制造、总装、测试加运维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一区多片”产业发展格局。具体而言:

“一区”,即成都青羊经开区。

“多片”,即以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承载的国创中心片区,以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为核心承载的研发总部片区,以成飞机场两侧1600余亩工业用地为核心承载的智能制造片区,以及青羊区与成都崇州市合作共建的青崇先进智造片区。

通过区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青羊经开区正在形成圈链有机融合、圈层紧密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点燃航空产业发展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青羊经开区最鲜明的“底色”。“从整个片区的营运来讲,我们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整个片区的引领”,张烨在演讲中如此提到。

歼-5、歼-10、歼-20、枭龙等在青羊经开区研制成功,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等飞机的机头等也同样诞生于此。青羊经开区那些曾经暗流涌动的航空力量,成就了无数光荣与梦想。

但它不仅有重大科技专项成果的“完成式”,更有科技创新的进行式和未来式。

张烨介绍,青羊经开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初步构建起2+6+N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是以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字号”创新平台为引领;

“6”是以成飞·青羊创新中心、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等六个“专业化”创新平台为核心;

“N”是以成飞民机大飞机制造、凯迪飞研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N个“特色化”创新平台为支撑。

青羊经开区希望,以这样的创新体系,完善集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功能布局。

而此次思享会所在的会场,正是航空国创中心。张烨介绍,航空国创中心是我国国防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市场化、实体化运作模式,围绕目标特性控制、极限性能制造、智能集成及测试三大技术方向,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探索政产学研创企地共建的新型举国体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航空国创中心挂牌一年以来,已储备第一批科研项目514项,预计科研经费投入25亿元;已入驻丁汉院士人工智能与灵巧机器人、全空间无人体系等13个实验室,20余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航空国创中心更是摘得第十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携手合作奖”。“我们认为这标志着航空国创中心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张烨如此评价。

将视野放大到整个青羊经开区范围,创新生态已蔚然成势。数据显示,该片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12家,专精特新企业48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0个。同时,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505名,其中,航空产业高层次人才占比达到69%。

这一系列的高知高智人才、高端高新平台,点燃了整个片区航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宜居宜业的智慧数字绿色工业城

作为一座先进航空装备制造城,青羊航空新城一直在筑牢产业根基。

包括发挥132厂(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11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镇园之宝”的产业链整合力、供应链掌控力,构建以防务整机、民机大部件为基础,重点发展复合材料、机载关键软硬件、无人高端装备、航空关键元器件、工业软件、商业航天6大赛道的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

从产业上来看,聚集效应初显。张烨介绍,青羊航空新城已落地27家中航系企业,集聚覆盖航空材料、航空零组件、航电、机电等细分领域的213家航空重点配套企业。

更为难得的是,为了支持产业发展,青羊航空新城将518亩住宅用地、商业用地逆向调整为工业用地,形成超1600亩的工业用地储备。这一举动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而言,是何其的魄力与强产业的决心。

同时,青羊航空新城还在持续推动工业用地由单纯“供土地”向优质“供平台”转变,大力推行“工业上楼”“上研下厂”模式。一些现代化的制造园、实验园、创新园拔地而起,形成“航空科技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之势。

青羊航空新城的“航空”指向了主导产业,而“新城”则寄予了对城市形态的厚望。沿着日月大道走进青羊航空新城,如当地人所言,“园区在城中,城在园区中,你感受不到城市与产业园区的具体边界”。

这里的办公楼现代化,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紧密相连,一栋栋楼宇构成了一个产业生态链,展现了都市工业的升级与迭代。走出楼宇,医院、商业体、优质学校一应俱全,地铁、公园等设施齐全。在这些高精尖的大国重器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高品质住宅,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优质平衡、就近满足”,15分钟的生活生产配套服务网络优质且高效。稍远处,非遗博览园热闹非凡,各种文化活动将丰富的生活带到家门口。

“这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产城融合之城”,作为一座驱动未来、面向世界的航空之城,青羊航空新城不仅在产业增势与创新引领上走在前列,更展现出“是园区,更是城区”的独特魅力。